問:當有些禪宗公案,或有些當代禪師的禪詩偈頌,我看不懂的時候,是專心思考研究還是要馬上離開呢?
修行人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時,不管是遇到禪宗公案、某些詩偈或一些生活的難題……。
無論什麼,都一樣,我們的心既不是離開它,也不是黏著它,而是如實的觀察它。
如實觀察,是修行人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和方法。
不逃避,也不黏著事物的方法,是如實觀察。
也可以稱為觀照。
不管如何稱呼,修行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“觀”,離開了“觀”,簡直不可以再稱為修行人,或不可再說為修行。
如果沒有觀照的品質在,專心思考研究,那是世間人的用心方式,那將被法塵粘住;
如果就此逃開,那是回避問題,那是世間人對待問題的另一個極端。
世間人於心中對待事物的方法,要麼完全掉入、沉浸、被粘著、掙扎,掙扎著遊出或穿過;要麼就乾脆回避,不理,不問,躲得遠遠的。
修行人於內心對待事物不這樣,他如實的、客觀的觀察心理活動。
他採用的是一種既不是干擾心理活動(於它紛紛擾擾中再多一份紛擾),也不是完全扭頭不看的最為省力有效、恰到好處的對待方法。
觀的要領是如實。
如果不如實,那就不是觀,而是進行思考了。
觀,讓你保持站在岸上,保持一個客觀的身份看事物;
而如實觀的意思是,讓你保持自己不涉水。
如果你不如實觀,或者沒有觀,那你就涉入水、濕了鞋,或完全掉進意識的坑裡掙扎了;如此一來說,你所有的思考只不過是掙扎,那掙扎也只不過是為遊出那個坑。
如果這樣的話,那是掙扎,不是修行。
修行不是掙扎,修行是觀自在,是遠離救命般的掙扎的。
如實觀的意思是,事物有什麼你就觀察到什麼,照著事物本來的樣子觀。
事物有的你不能沒觀到,沒有的你不能觀察出來。
這就是如觀實的意思。也就是,
“就身體觀察身體”、“就感受觀察感受”、“就心觀察心”,或者“觀身如身”、“觀受如受”、“觀心如心”等說法的相同表達。
“就身體觀察身體”、“就感受觀察感受”等,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觀察方法,
由此你也可以延伸出,“就樹觀察樹”、“就花觀察花”、“就杯子觀察杯子”、“就手機觀察手機”……
這樣的觀察能讓人息心,而不是起亂意。
一切這樣觀的人,不但能自然的止息內心的躁亂,還能自然的生起智慧,如,見到佛知佛見、實相等。這是一個真正的止、觀雙修的好方法。
這種觀察法是智,或者說,這種看待事物的方法就是智。
如果不是這樣,那就是識了。智慧的看事物的方式即是如此,非如此即是世人的看法——妄想與造作,念念虛裡行。
關於禪宗公案,有些是專門製造某種懸疑的,它根本不在乎答案是什麼。
它製造懸疑的目的,是為把我們引到心中來,建立穩固的觀察物件,打造清淨的觀心平臺,也是讓我們止觀雙修的,並非為讓我們得到某個答案而讓我們思考的。
如果那樣的話,那和是世間小學生、中學生解決思考題,或科學家解決某個研究難題,沒什麼不同。
不加入心的品質,沒有如實觀察的要義,不是修行,只是普通人普通的心理活動。
來,不管自己的內心有沒有疙瘩,有什麼樣的疙瘩,因什麼結起來的疙瘩——訓練自己如實觀照,客觀觀察。遇到這樣的心理事件,既不是逃避它,也不是干擾它,只是如實地看它,就念頭觀察念頭,就感受觀察感受,觀心如心,觀想如想,於自己的一切心行(心理活動),不增不減,這樣就夠了。
一念行者/文
文章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c14b47c60102x1dh.html
留言列表